近日,從重慶市大足區獲悉,大足區作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聯結點,正積極推動與四川省資陽市等地的文旅融合發展。通過共建川渝石窟寺遺址公園、成渝古道文化旅游帶、石窟文物主題游徑等舉措,大足與資陽共同提檔“資足常樂”“點石成金”等文旅品牌,致力於創建巴蜀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推動區域融合取得新突破。
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大足與資陽的合作不斷深化。兩地共同開展南方石質文物防風化、防水害及危岩體預防性保護等技術研究,共建世界知名研究院。同時,聘請了全國知名文物專家學者組建專家智庫,為文物保護利用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還爭取資金支持用於文物保護,積極創建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
目前,大足區堅持高起點、高標准規劃建設,聯動“一城、三山、四園”,突出“產城景、農文旅”融合,做到“點上做靚、串珠成鏈、全面提升”。通過加快培育大足石刻世界級旅游景區,購票游客人數和門票收入均實現顯著增長。同時,大足區還積極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動龍水湖游船購票人數翻番,旅游業不斷升級發展。
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大足區還注重豐富“文旅+”產業。通過加快推進石羊農文旅示范區、大安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區、石刻(窟)文創園等園區建設,串聯大足石刻、安岳石窟等景區,打造“石刻+”產業集群。同時,一批重大文旅項目相繼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在“資足常樂”文旅品牌的打造上,大足與資陽攜手共進。兩地共建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聯盟、巴蜀世界遺產聯盟,聯合推出石刻藝術文化旅游直通線、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及主題旅游商品。通過舉辦系列節會活動、推出微電影和主題曲等方式,讓“資足常樂”文旅IP深入人心。隨著大足與資陽等地文旅合作的不斷深入,合作產生的經濟效益也日益顯著。
據了解,大足區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與周邊地區的文旅合作,全力打造具有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國際文旅名城。力爭2025全年接待游客4200萬人次,過夜游客110萬人次。全區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3.5%以上,旅游業增加值佔GDP比重2.8%以上。(譚顯全)
重慶“五一”文旅成績單出爐:1858.31萬人次打卡,同比增長10.4%
“五一”期間重慶洪崖洞游人如織。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人民網重慶5月5日電 (記者馮文彥)2025年“五一”假期,重慶推出700余項文旅主題活動,德信体育网址滿足八方游客多樣化需求,交出了亮眼成績單:“五一”期間,重慶接待國內游客1858.31萬人次,同比增長10.4%,國內游客花費151.71億元,同比增長16.3%。…
西渝高鐵嘉陵江特大橋施工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重慶5月5日電 (記者胡虹)五月的巴渝大地,機械轟鳴聲穿透山谷。…
人民網重慶5月5日電 (陳琦)“我是一名在秀山縣工作的外地職工,在工作之余,我深切感受到體育鍛煉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希望能利用縣體育館的場地進行日常鍛煉。”近日,有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建議當地具備條件的學校及公共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共同營造全民健身的氛圍。…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